2023-08-10 14:31
如何全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新时代的国家战略。2019年1月29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更好满足老龄化需求,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和老年家庭适老化改造,加强城市养老设施建设, 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平。随着老年人数量和比重逐年的持续增加,养老服务体系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养老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日益凸现。
养老领域遇到困境让企业有发展智慧养老的空间
一般来说,养老机构收费价格约为当地平均退休工资的 60%-70% 之间较为合理。而目前,中等水平的养老机构对能够自理的老人收费标准一般在1500-2000之间,不能自理的老人视实际情况而定,三五千不等。在能够自理的情况下,退休工资基本可以支付养老费用,但对于需要护理的老人则远远不够。所以,一旦家里有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护理,老人的养老成本就会直线上升,致使老人及其子女不堪重负。
从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实际需求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诸如服务专业性不强、服务不优;服务不够及时便利;服务项目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表明服务人员数量覆盖面不够,也表明服务人员专业技能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养老服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需要做家政的,需要管日常起居照料的,需要懂医疗护理的,原来那支养老服务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趋向于精细和复杂的老人需求。然而,由于养老护理员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大,因此现在从事养老护理的大多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中年女性,由于文化及专业知识所限,护理员的护理技能难以大幅提高。
涉老社会组织和养老机构多是非营利组织性质,带有社会公益性质,投入大、回报低。目前大部分社会组织和养老机构属于供养型,运营利润偏低,基本微利甚至不盈利,只能艰难地基本维持正常运转,对政策的扶持依赖程度较高,抗经济风险能力不足,难以应对突发事件,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已无法满足老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同时也使政府面临 更大的压力。因此,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支持、帮扶互助养老的具体实践,为维持互助养老的实施和持续发展,需社会提供一定的资金、服务、人员、活动等方面的支持。
智慧养老的市场多大?企业不应该只管搞黑科技
2017 年全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高达19万亿元。国内市场规模也由2017年的 2.2 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万亿元。随着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烈,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智慧养老这一新兴业态主要指通过技术手段从远程监控、实时定位、统一平台信息交互等角度多方位打造的信 息化养老服务系统等,来满足老年人及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形式。
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个性化需求实现率低等方面都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对此,中关村物联网智慧健康专委会秘书长迟胜提出:“目前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行业内尚没有具体的标准和模板,各方都在探索,也就难免会出现相互模仿导致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智慧养老的风口很大,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机会就一头扎进来,但其实这一过程中,有不少企业可能对于自身产品及服务对象都没有明确定位,因此,它们开发出的电子产品,如智能手环、检测设备等功能也都大同小异,很难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智慧养老产品还需要面临较大的供需匹配难题,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对这些功能复杂、使用步骤繁多的新生事物并不太擅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普及智慧健康养老,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及人力,对老年群体进行培训,同时配备更多的专业服务人员帮助实现线上操作。智能养老产业前期投入资金大,回本时间长,产品创新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大。因此企业需要对自身经济实力进行评估,不可盲目投入产业。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进行合理评估、不盲目进入行业外,经营者在产品的研发创新中也不能一昧追求新功能和“黑科技”,而是应当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理清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生产出适合当下消费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