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

使用SWOT方法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

2023-03-17 12:58

SWOT.png


        2019年2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提出“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病人和终末期病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 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理项目需求量多为导尿管更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和母婴护理等西医护理,而中医护理虽在老年病、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未病防病、延续护理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但仍因诸多问题未能广泛开展。


        在“互联网 + ”时代下院外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 (strengths,S)和劣势(weaknesses,W)、机遇(opportunities,O)和挑战(Threats,T),明确问题,便于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或改进方向。


        互联网+时代下院外开展中医护理技术 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S)


        1、中医护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更贴合现代个性化医疗需求。


        近年来,医学提出了“个性化医 疗”(personalized medicine)的新概念,根据个体在分子学水平、生理状态、所处环境、生活方式,甚至经济状况等微妙独特的特征,来为他们的疾病提供适合的医疗干预。在个性化医疗服务中个性化护理是重要环节, 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打破以往粗放的护理方式,实现个体化精准化护理。中医护理更符合个性化医疗服务的需求,它秉承着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思维模式,重视人本身以及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并将其贯穿于护理实践之中。在治疗与护理时把人看作一个整体,运用望、闻、问、切观察病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实施相应的中医护理技术,满足病人的个性化健康需求。


        2、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接受


        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简”体现于其所用器具简单常见,比如刮痧可以使用边缘光滑的硬币、小汤匙、牛角刮痧板等。同时,中医护理操作用物也在不断创新改进,比如抽气罐可免于烟火,无烟艾灸盒可随身佩戴且便利舒适。“便”表现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方便,多属于非侵入性操作,非中医护理专业人员通过互联网视频教学也可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技术要领,而且如果借助互联网平台送医上门,失能人员、慢性病病人和活动不便的老年人的就医过程会更加便捷。“廉”即中医护理技术费用较低。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提到投资社区卫生服务,让社区有足够的治疗经费、人员配备以及仪器和设备更新经费,为社区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提供经济支持。“验”即中医护理技术疗效显著。中医护理以预防为主和治疗为辅,偏重“治未病”理念,自2003年实施中医护理方案以来,中医护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逐渐成为缓解或改善病人不适症状的重要手段,正确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影响疾病的转变,甚至中止疾病的发展直至痊愈。


        3、中医人文护理可满足社区居民心理照护需求


        中医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形神兼 养”等理念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而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社区失能、空巢、丧偶、退休的老人极易产生或加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所说:“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中医护理人员通过中医情志护理引导居民抒发不良情绪,调畅心情,向社区居民进行养生食疗的指导、保健功法的传授、疾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教,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满足社区居民的心理照护需求。


         4、中医护理技术精准对接家庭、社区病人的需求


        目前中医护理服务领域正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对社区老年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进行调查,发现需求最高为保健养生(100.00%),而后依次 为按摩(93.33%)、针灸拔罐(91.67%)、刮痧(85.00%)、 膳食指导 (75.00%)、情志调整 (50.00%)、中药外敷 (45.83%)、中药熏洗 (37.5%)。中医护理技术如刮痧、艾灸、拔火罐、穴位贴敷等都可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护病防病,在老年病、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未病防病、延续护理等方面都可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可以提升中风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肌张力,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效改善咳喘、气短症状,预防或控制高血压、糖尿病。中医护理深入社区可以提高病人健康知识掌握率、自我疾病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降低患病率。


        而“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为中医护理技术进入家庭、社区搭建了桥梁,惠及病人的同时也便于统计社区患病及中医护理服务情况,以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服务内容。


        二、劣势分析(W)


        1、中医护理自身发展不足


        中医护理的学科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其理论与中医学近乎一致,不具备明显的专业特色,没有形成能够反映学科属性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中医医疗技术与中医护理技术有交叉,造成医护人员在职责分工上不明确,进一步阻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


        2、“互联网+”时代对中医护理人才要求更高但中医护理教育体系仍不完善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医疗场所的增加使得广大群众可以获得大量健康相关信息,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信息检索能力,不断学习更新理论知识,能判断真假错杂的网络信息,向群众提供正确而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对于上门护士来说,主要针对人群为社区居民,要求护士不仅仅是照护者的角色,更多的是健康教育者,所以除了专业方面,对护士的沟通技巧和人文关怀能力也有一定要求。但高等院校中医护理教育发展较晚,没有形成独特的教育模式,大多仿照西医院校的模式,西化倾向严重,缺乏对辨证施护、整体观念等中医护理思维方式的培养,在中医人文教育方面也有所缺失。


        3、尚无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护患权益


        互联网平台存在的安全风险较多,护士上门提供健康服务的医疗模式决定了病人的病情及其家庭情况都暴露在护理人员面前,需要护理人员更加注重保护病人的隐私。而且信息化平台在开放共享的情况下,个人信息的保护更加困难。其次,虽然医疗护理人员对互联网服务模式持积极态度,但政策上,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都明确规定了注册护士在执业地点范围内执业,所以护士上门服务属不属于“非法行医”有待商讨,亟待正式的法律 条文以保障护理人员的权益,明确相关责权问题。而且这个群体主要是女性,人身安全问题成为主要阻碍因素,如何解决责权纠纷以及如何在纠纷中保护自身安全也是重点关注问题,需完善人身安全相关的制度法规。同时各医院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紧急预案,探讨具体的风险防控策略,能处理上门护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进一步保障病人和护士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机遇(O)


        1、中医护理技术借助中医药复兴之风蓬勃发展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均提到发展中医护理,明确指出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推动中医护理发展。”这为中医护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大医院中医科室积极响应,使中医护理技术在疾病治疗、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健康养老等方面都获得群众好评。


        2、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8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 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体系、支撑体系、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三方面提出意见,加快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2019年2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设立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作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份,进一步落实“互联网+护理服务”。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浙江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31项“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中包括中医护理服务,表明中医护理技术是“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家政策向好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平台大力宣传中医护理技术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中医护理服务。


        3、挑战(T)


        1、中医护理学科需在现代护理的冲击下加速发展


        现代护理学已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和规范的实践技能标准,完善的教育规模,较强的师资力量及科研水平,且已升级为一级学科。所以现代护理学在医疗服务市场、教育、人才等方面已经占据先机,对中医护理的发展有所冲击。


        一方面,如何在此冲击下加快健全完善中医护理学科理论体系,使其更具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仍是一大难题,比如中医古典著作中涉及很多中医护理理论及实践技能的相关内容,但挖掘与整理工作相当繁重,而且如何结合时代创新发展仍需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需尽快探讨适合院校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方案,注重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思维方式的培养。临床实践阶段需安排护理实习生在相关中医科室学习,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需提高护士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从而提高中医护理质量。


        2、中医护理技术受传统观念影响及居家环境限制难推广


        传统观念认为中医护理技术“见效慢”“疗效不显著”“疗程长”,使大众对中医护理技术逐渐丧失信心,继而推广过程受阻。所以,需要利用互联网大力宣传,改变大众对于中医护理技术的看法。其次,会有一些中医护理技术如灸法、拔火罐过程中需要用火,居家消防设备不全,网约护士操作不当,则可带来烫伤、火灾等风险,而且家中没有排烟系统,烟雾对居家环境不利,也易造成病人呛咳等不适,会降低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满意度,不利于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


        3、处于初始阶段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面对多方考验


        基于医疗服务的传统性和独特性,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尚不充分,“互联网+护理服务”也处于试行阶段,缺乏群众基础和存在诸多问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在宣传推广、安全监管、区域整合等方面亟待完善。


        具体表现:①官方正规平台宣传不到位,多为回头客或是口碑式以人传人,而且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时间较短,尚不成熟,如果有相关问题解决不及时或不合适,容易损失第一批用户并对大众留下不良印象。同时,由于传统医疗根深蒂固,病人尚不习惯“互联网+护理服务”新模式的应用,仍持观望的态度。


        ②安全监管方面难以进行,一是病人需向平台提供身份信息、病例信息等资料,这就要求平台监管运行方具备相关技 术支撑,而目前病人隐私保护设置较为困难。护理人员虽签订病人信息保密协议,但其言语行为并没有人员监管,还是寄希望于护理人员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二是护士的人身安全问题,护理人员定位追踪、护理服务全程在线监控、紧急报警等功能的有效实施需要医院、公安部门、平台管理者等多方协作,涉及部门机构众多,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规章流程。


        ③目前在运营中的服务平台数量多但分散,无法覆盖全部区域,且只有极少数互联网企业平台依托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证》的实体医疗机构,其执业资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有待审查,病人因无法辨别鱼龙混杂的互联网平台,对其服务质量抱有怀疑,所以望而却步。各平台或医疗机构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相互间缺乏交流合作,局域间信息难以互通共享,没有统一规范的服务流程、服务范围、服务项目、运行模式等内容。


        4、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后对医院管理培训的探索


        中医护理人员走出医院,这对于医院管理制度方面也有一定挑战,管理体制牵涉各方利益,在决策和利益分配时顾虑颇多,效率较低。如何管理“互联网护理服务”成员,且在不影响院内正常的护理工作的情况下,合理调配护士资源。同时,提高目前网约护士的准入门槛,强化中医护理理论、中医护理技术、执业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制定相应的准入和资质认定。


        全面开展“互联网+护 理服务”模式是一种未来趋势,从开始到成熟需要长期探索,这离不开政策和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而要想中医护理技术进入家家户户,中医护理人才必不可少。调查本地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接受度和需求,考察中医护理技术居家实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从而制定中医护理服务项目,参考试点省份及医院规章制定服务流程,依据本地医疗消费水平制定服务费用。以医院为中心在规定服务区域内试行,成熟后由点及面,各医院加强交流沟通,共同划分区域,逐步涵盖全部区域,实现中西医护理并重,满足病人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但如何充分发挥中医护理技术在院外开展的优势、完善互联网平台运营以及医院管理制度的不足、保障护理服务安全等还需要集思广益、因地制宜。


        二冬青免费诊所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