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8 16:22
近年来研究发现,健康人群中会有一定比例的抗生素暴露,上海地区成年(21~75岁)人群中尿液抗 生素总检出率为45. 9%。研究发现人体内非治疗性抗生素的暴露主要来源于食物的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发挥作用。抗生素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与肥胖相关的脂质代谢进而导致肥胖。如抗生素靶向作用于核糖体RNA或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破坏线粒体的生理和结构完整性,脂肪酸因降解缺陷在体内累积,造成肥胖和其他代谢紊乱。此外,抗生素还可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进而减少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的产生,抑制脂蛋白脂肪酶,造成甘油三酯在脂肪组织、肝脏、胰腺以及心脏中的过量沉积。
尽管孕妇作为特殊人群会特别关注抗生素类药物的不利作用,但也还是无法完全避免环境的影响。在上海地区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41.6%的孕妇尿液中可以检测出抗生素,其中13.1%的尿液中不少于2种抗生素阳性,这意味着环境中存在抗生素暴露,并且很可能进入人体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已知生命早期接触抗生素会对肠道微生物群组成、新陈代谢有着长期影响,还会增加肥胖等疾病的易感性。然而,孕期母体低剂量抗生素持续暴露(主要为食源性途径)是否对子代存在类似的影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
环境(如土壤、水以及食物)中普遍存在抗生素。最近发表的一项关于北京地区孕妇食源性抗生素暴露的研究显示,母体血液中抗生素阳性检出率为20.93%,其中β-内酰胺类最多见(14/86, 16.28%),其次是氟座诺酮类(3/86, 3.49%)。
一项研究中纳入的所有孕妇均排除孕前2个月及孕期抗生素的使用,在孕晚期母体静脉血中共检测到7名(6.73%)抗生素阳性者,常见的是座诺酮类和氯霉素类,两种药物均为孕期慎用药品。可见,即使没有治疗性抗生素的使用,孕妇也会因环境而获得抗生素暴露。
抗生素暴露于人体后可通过靶向作用于核糖体RNA、利用基质金属蛋白酶破坏线粒体、改变肠道微生态等多种方式影响与肥胖相关的脂质代谢,脂肪酸因降解缺陷在人体内累积,甘油三酯等也在脂肪组织、肝 脏、胰腺以及心脏中过量沉积,最终因代谢紊乱而 导致肥胖的发生。抗生素暴露于人体除了会对孕妇本身造成代谢相关的不良影响外,还可能透过胎盘对胎儿产生影响。胎盘是母胎之间营养物质交换的媒介,来自母体的药物可通过扩散和胞吞等方式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分子量小、脂溶性好和不带电荷的药物都很容易穿过胎盘。抗生素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系统后,会产生类似抗生素在成人体内的效应,如脂肪酸累积和甘油三酯过量沉积。
孕期暴露在非治疗性、低剂量抗生素中,胎儿及其胎盘的平均生长发育值均较非暴露组有所增加,其中新生儿体重增加最为显著,生命早期体重的增加是远期肥胖的一个危险信号,有研究发现生命早期体重的增加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存在,这种结果很可能加重代谢性疾病的流行以及个体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孕期低剂量、非治疗性抗生素暴露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远期代谢性疾病均产生不利影响。
抗生素不仅可以破坏脂质代谢,还可以影响子代的肠道微生态建立使幼儿肠道内优势菌群的数量显著减少,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肥胖或其他代谢性疾病。此外,反复抗生素干扰可能会打破肠道微生态短期恢复的自我调节作用,使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和功能彻底改变,造成更多的代谢紊乱。
环境中存在多种抗生素暴露, 持续的剂量抗生素暴露会影响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表现为胎儿身长和体重以及胎盘体积、重量等的增加。应重视孕期抗生素暴露的风险,制定有效的干预手段,比如个性化的饮食策略、改善肠道微生态、指导孕期合理运动及控制体重增长速度等。如何改善环境消除土壤、水、食物中的抗生素,降低孕期抗生素暴露对子代的影响,是未来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