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1 17:43
研究使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方面分别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得出结论。
一、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情况
2020年底,我国中医类医院数、实有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比2016年分别增加了29.03%、31.25%、31.77%、42.24%、37.83%。西部地区医院数占比最多,实有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东部地区占比最多,东北地区占比最少。
对4个地区中医类医院的卫生资源按每万人口配置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每万人口医院数最多;东部地区每万人口实有床位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每万人口实有床位数最多,中部地区仅2018年和202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2019年东部地区每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2020年高全国平均水平,2016-2019年东北地区最少;西部地区每万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最多,2019-2020年东北地区发展幅度 较大,中部地区最少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2016-2018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最多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数量最少。
二、以泰尔指数分析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公平性
1、全国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公平性总体趋势
2018-2020年全国中医类医院数泰尔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公平性越来越好,2017-2018年变化趋势最大;除2019 年,实有床位数泰尔指数呈现上涨趋势;2016-2020年卫生技术人员数泰尔指数逐年变大,且2019-2020年涨幅最大;2020 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泰尔指数最小,说明该年全国医师资源配置公平性最 好;2018-2020年注册护士泰尔指数逐年变大,总体变化幅度较小。全国中医类医院的注册护士数泰尔指数最小,资源配置公平性情况最好,其次是卫生技术人员数、实有床位数、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最后为医院数。
2、中医类医院数及实有床位数配置公平性分析
2018-2020年,东部地区医院数泰尔指数逐年增加;中部地区医院数泰尔指数逐年递减且变化幅度较大,说明中部地区医院资源分配越来越公平;西部地区医院数泰尔指数变化逐年平稳;东北地区医院数公平性最好。东部地区实有床位泰尔指数在2016-2018年小幅度下降,2018-2020年呈现上涨趋势;中部地区实有床位泰尔指数呈波浪形变化趋势;西部地区2016-2018年实有床位泰尔指数逐年上涨,后维持平稳;东北地区实有床位数泰尔指数最小,说明公平性最好。
3、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公平性分析
东部地区卫生技术人员数变化幅度小,均衡性较好;中部地区2016-2019年卫生技术人员数泰尔指数呈现上升趋势,2019-2020年呈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卫生技术人员数泰尔指数逐年下降,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公平性越来越好;东北地区从2020年卫生技术人员数泰尔指数增长明显。
4、中医类医院医护人员配置公平性分析
2019-2020年,东部地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变化幅度最大;东、西部地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泰尔指数较大; 中、西部地区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呈逐年下降趋势;东北地区配置公平性最好。东部地区注册护士泰尔指数变化趋势与中部 地区变化趋势一致,2016-2017年呈上升趋势,2017-2020年均先下降后上升;西部地区注册护士泰尔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5、中医类医院区内、区间配置公平性分析
2016-2020年全国中医类卫生资源区内泰尔指数均大于区间资源配置泰尔指数,其中实有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及注册护士区内配置不公平性逐年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2016-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区内配置公平性逐年下降,2019-2020年公平性改善。医院区内资源配置公平性从2017-2019年不公平性变大,随后泰尔指数小幅度下降。2016- 2020年,实有床位区间资源配置公平性最好,其次是卫生技术人员、注册护士、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6、2016-2020年全国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差异贡献率分析
区域间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最大贡献率为34.99%,小于区域内最小贡献率。实有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注册护士区间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下降幅度最大。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016-2019年区间贡 献率呈现下降趋势,2019-2020年区间贡献率上升幅度较大。医院数区间、区域内贡献率总体变化幅度不大。实有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注册护士区域内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泰尔指数差距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
三、优化资源,实现卫生资源公平性
1、构建良性中医资源发展格局,量变质变齐头并进
通过对全国中医类医院2016-2020年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分析,东部地区泰尔指数逐年增加,从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来看,公平性低于其他3个地区;与之相反,中部地区医院数泰尔指数逐年递减,说明中部地区医院资源配置趋势逐渐公平 化。对全国及各地区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情况分析发现,在获得资源量方面,东部地区占有绝对优势,但要根据自 身情况及时自纠自查,改善患者就医环境的同时,防止由于医院规模不合理扩张使过多医疗资源倾斜浪费;要根据自身的医 疗资源,利用改建、迁址、分院等方式合理规划分配,量变同时带动质变,同时质变正反馈于量变。我国在提升中医服务 总量的同时应注意维持机构服务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实现服务范围和对象的扩散,不断提高区域内中医药服务的可得性与可及性。医疗资源达到合理规模的地区应该把重心放在存量调整和配置优化上,通过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兼并、强强联合或以强带弱等方式构建良性就医格局。
2、发挥优质资源辐射作用,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
全国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处于公平状态。但区域资源配置差异性较大,如本研究泰尔指数差距区域间中医 类医院资源配置最大贡献率小于区域内最小贡献率。这说明全国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差异来源于各地区内部资源配置。鉴于此,应构建区域内金字塔型的中医药医疗体系,加快建设完善的中医药医疗网络,提高中医药卫生资源的区域覆盖率。在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政府对区域经济状况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密度等其他因素做综合规划,让中医药优质资源区域协调发展,达到人人享有优质中医药资源的目标。国家层面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推进 中医医联体建设,让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发挥优质中医资源辐射作用,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加强区域资源合作,利用“互联网+”“5G”等技术,构建中医药信息化平台,实现医联体内信息、资源共享。
3、建立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促进人力资源流动合理化
从时间发展顺序的泰尔指数来看,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中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性呈增大趋势,人力资源区域发展不均 衡情况需重点改善。人力资源在所有资源中处于优先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人力资源队伍的发展壮大需要长期性、系统化培养。东北地区及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相对缓慢,根基薄弱,尤其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建立中 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构建中医药专业化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薪资奖励、人才引进等方法培养和引入优质中医药人才。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医药资源的宏观、微观调控,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卫生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机制,实现中医药卫生资源流动的公平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