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

在药店和医院的夹缝中,诊所如何求生?

2023-01-07 08:55

000.jpg


近日碰到诊所人老王,他向笔者感慨:最近一些病人总说我药贵,说药店的如何如何便宜,弄的我真的很难做,药店卖出的药价有些我进都进不到,再这样下去,我的诊所都要开不下去了。

 

确实,将常用药低价销售,从而吸引顾客进店带动其它品种购买,是药店惯用的营销手段,甚至有些不惜赔本采用不正当竞争方式抢夺客源。此外,现在药店开设的门槛不高,费用低,加之政策上鼓励连锁加盟、审批手续简化,各地药店遍地开花,居民就近到药店拿药很方便,“小病去药店”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而“大病去医院”就更不用说了,像我们一般性的基层诊所与医院相比,在人才、技术、硬件设施方面毫无优势可言。

 

如此,乍一听上去,诊所似乎在药店和医院的夹击下出路被堵死,事实真的如此吗?近日笔者有幸参与了“华西基层医生全科诊疗技能提升研修班”课后基层医生自发组织的交流分享会,大家分享的内容令人醍醐灌顶,思维决定出路,走出去了才有路,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感触。

 

1.搞好定位


在谈到诊所未来发展方向时,不少医生都表示要做好定位、树立形象。比如药店,主打就是卖药,面向的是顾客,把药品全然当做商品,是一个商人形象,而我们诊所呢,看的是病,服务的是患者,凭的是自己的诊疗技术,是医生形象,这是我们和药店最大的差别,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所以只要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发挥长处,提供特色诊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在面对药店的竞争时,我们无须惧怕。

 

而医院呢,论硬件诊所确实拼不过、大病也看不了,但基层诊所人多在当地拥有好人缘,来就诊的多数不是TA看着我们长大、就是我们看着TA长大,基本上都是熟人、亲友关系。地缘性和亲缘性是我们的天然优势,哪天你走在路上,过往的父老乡亲会主动上前打招呼,称一声“XX医生”,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你健康守门人的形象树立的不错了。

 

2.做好服务


苏志刚医生在分享中提到“基层都是全科医生,专科以病人为中心,全科以人为中心”,笔者深以为然,尤其随着政策利好,在放开让私人诊所也可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大趋势下,以往那种仅仅关注疾病治疗的陈旧观念需要尽早更新了,我们必须将目光从“病”转到“人”身上。

 

而以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则要求我们对病人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式的照顾,如更多的去关注病人的需求和患病感受、关注病人与家庭间的相互影响等等。千万不要小瞧一个微笑的力量,诊所想要做大做强,优质的服务不可或缺,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个诊所人不断反思和改进,好口碑都是日积月累做出来的。

 

3.继续学习


衬衫、领带、白大褂,是罗寿华医生平时看病出诊随访的标配,他的经验分享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大褂配领带,人更精神,好的形象也让患者更信任”,更让笔者钦佩的是他在学习上表现的行动力,繁忙工作之余,不忘抓住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从首都医科大的“基层全科医生研修班之儿科专项班”到中南大学的“湘雅基层医生全科诊疗技能提升研修班”,从去优秀的同行诊所拜访到奔赴浙江福建学习连锁诊所的经营模式,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一直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医路向前,这也是别人永远都抢走不了的竞争力。诊所人只有不断学习,开拓眼界,持续打造自己诊所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当前激烈的市场中免遭淘汰,争得“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