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

增量小诊所或许能提高日本的新冠医疗可及性

2021-09-15 18:09

这个日本新冠患者没有得到救治而身亡的事件引发不少网友疑问:日本医疗以普惠、方便民众、优质服务的水平高出门,人均病床拥有量可谓是世界第一,但为什么会出现大批新冠患者迫于无奈的接受“居家疗养”。


经过观察后发现,维持日常的医疗服务,日本医疗体制本来就是方便和先进的,但这种体制却无法应对大规模紧急事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日本全国传染病指定医疗机构仅300余家,合计传染病床位不足2000张。医疗卫生系统缺乏应急机制,是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日本医疗体制陷入困境的首要原因。


疫情在日本扩散以后,日本政府已将新冠肺炎纳入国家指定传染病,颁布了相关法令,但对于抗疫所需社会资源的总动员,对日本政府来说则力所不及。


现行法律授权日本政府可以做的事情有限。在应急状态下,中央政府并无调集、动员、指挥全国医疗资源的权力,跨地区的医疗资源调动很难实现。即使是本地医院,地方政府也只能持续不断地“请求医院协助”。


日本医疗机构总数有近18万家,其中大多数是小诊所,以私立为主,政府能够协调的是占比很小的公立性医院。小诊所多提高了医疗的可及性,但真正拥有病床、可以接收住院病患的医院数量为8000多家。


根据厚生劳动省今年5月公布的报告,在日本全国8273家医院中,公营医院、国立医院、国立大学附属医院等公立性医院合计占比约18.4%,病床占比不足30%。这些公立医院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医院,多数并未开设感染门诊、没有能够应对传染病的专门病区、缺乏应对传染病的专门人才和专业知识。所以,疫情期间日本出现了很多院内感染的情况。


医疗机构大多有其经济考量。不少医院对接诊新冠病人心存顾虑,担心累及医院名声,影响普通病人前来就诊。


在政府的恳请下,也有些小诊所开始想方设法接诊新冠患者,但诊所工作量和成本大幅增加,经济收益却下降了。因此不少私立医院出于经济考量,拒绝接诊新冠患者。


人才不足也成为日本医疗体系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大量病患被迫居家疗养。


由于目前能够“达标”入院的都是病情危重的患者,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多位医务人员应对,缺乏人手也成为医院无法继续接收病人的原因之一。